图书馆

【专家讲座】符慧山:探秘空间站 ——空间站的意义、建设和运行环境

发布时间:2022-04-02 12:11:37

符慧山 教授

        讲座日期:2022.04.08(周五)19:00-21:00 讲座地点: 图书馆三层学术报告厅(海淀校园) 主办单位: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合办单位: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主讲人简介:

        符慧山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/博导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空间环境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、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核心成员。

        主要从事空间物理和行星物理的研究,近年来发现了太空中的离散磁声波、提出了太空磁重联的新理论、揭示了太空磁锋面加速电子的新机制,在Nature Physics, Nature Communications, PRL, GRL, APJL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(被引用5000余次);其研究成果7次被评为欧洲空间局、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和国际空间卫星计划的“亮点成果”,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评价为“颠覆了传统观念”,被欧洲空间局评价为“挑战了当前认识”,并因此获得了欧洲空间局颁发的“Cluster卫星计划杰出贡献奖”和国际无线电联合会颁发的“青年科学家奖”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提要:

        4月中旬,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就要结束太空生活“回家”了,中国空间站将再次引发世界关注!

        那么,怎样认识空间站的意义和作用呢?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、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、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。空间站的特点是体积大、结构复杂,在轨运行时间长,能提供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太空科研项目。自从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以来,空间站就是人类探索太空和向外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平台,对人类认识太空中的物理、化学和生物过程做出了重要贡献,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地外文明和开发利用宇宙空间提供了借鉴意义。本次讲座将介绍空间站的基本组成、建设意义、发展历程、建设过程、运行环境,并展望空间站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在价值,期待和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探讨、一起交流、一起遨游太空!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4月8日,跟随符慧山教授一起“探秘空间站”!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*本次讲座面向校内外读者,具体听讲方式(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及时调整):